冠心病患者运动处方如何开?最新共识来相助!
冠心病的本质是生活方式病,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和干预性研究表明,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治疗相结合是最有效的冠心病二级预防策略。通过有效强度的运动刺激,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冠状动脉斑块,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改善心功能,降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强度大小对于心脏、血管功能、体能和预后的改善效果不同,在一定范围内运动强度越大心血管获益越大,但同时风险亦会增加。如何能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有效、科学的运动处方,则需要心血管医师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因此,近日,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预防学组和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了《冠心病患者运动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共识全文请见“阅读原文”)。共识由胡大一教授等专家牵头编写,发表在近期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
此前,欧美推出了包含运动内容的心血管疾病预防和康复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也于2013年发布了冠心病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
新共识希望临床医师重视运动治疗,向患者介绍运动疗法的获益和风险,并推荐心脏康复专业医师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进一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
新共识内容涵盖了运动相关定义、缺乏运动的危害、心血管系统对身体活动或运动的反应及其健康获益、身体活动和运动指导、运动康复设备和人员基本要求等五方面,共识建议运动处方应根据患者的健康、体力和心血管功能状态,结合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和运动喜好等个体化特点制定,每一运动处方内容遵循FITT原则,包括运动频率、强度、形式和时间。
有氧运动每周3~5d,最好每周7d。抗阻运动、柔韧性运动每周2~3,至少间隔1d。
在一定范围内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运动所获得的心血管健康或体能益处也增加心血管健康或体能益处的最大运动强度阈值需通过运动负荷试验获得。
常用的确定运动强度的方法包括心率储备法、无氧阈法、峰值摄氧量百分数、摄氧量储备百分数、目标心率法、峰值心率法和自我感知劳累程度分级法。其中,前4种方法需心电图负荷试验或心肺运动负荷试验获得相关参数。推荐联合应用上述方法,尤其是应结合自我感知劳累程度分级法。
主要包括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有氧运动包括行走、慢跑、游泳和骑自行车等;抗阻运动包括静力训练和负重等。心脏康复中的运动形式虽然以有氧运动为主,但抗阻运动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心脏病患者的最佳运动时间为30~60 min/d。对于刚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从10 min/d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最终达到30~60 min/d的运动时间。
小编
共识全文请见文末的“阅读原文”!
医脉通临床指南
关注医脉通指南频道,
近10000篇医学指南,等你免费下载!
我们是目前国内最大指南数据库!
助力临床决策,绝对业界良心!